川渝这地儿有三汇镇的乡镇可不少呢,像四川省达州市渠县的三汇镇,还有重庆市忠县的三汇镇,以及曾经叫三汇后来改了名的潼南区小渡镇,垫江县的三溪镇之类的。那些起名叫三汇的地方都有个共同缘由,就是因为三条河汇集才叫三汇的。咱写的合川区三汇镇跟上面那些三汇镇不一样,按当时的情况没准能成为合川区的副中心呢,可随着时间流逝,这三汇镇却成了乡镇萧条的典型啦。
三汇镇以前叫三汇坝,是因为嵩枝河、鱼泉河、老龙河交汇后冲积出的一块地坝,所以才叫三汇坝。三汇坝形成集镇的时间能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呢,不过在明末清初的时候被战乱给毁掉啦。一直到清朝初期,“湖广填川”政策出台,很多湖广移民来到这里定居,三汇坝这才慢慢有了规模。雍正年间设立了三汇坝场,归合州明月里管。清朝光绪年间属于两汇乡,民国元年设立了三汇坝乡,因为“三”字叫着绕嘴,最后就去掉了最后一个字,官方名字就叫三汇乡啦。
民国15年(年)把它改成了三汇镇,民国那会儿三汇乡升成镇啦,估计跟那会儿开发煤炭有关系。民国时期的三汇坝可是产煤的重要地方呢,尤其在抗战时期,三汇坝产出的煤炭,虽说跟当时北碚区的天府镇、澄江镇,还有綦江区的打通镇比起来产煤少些,但也给抗战物资出过力。三汇镇在抗战时期能火起来,说不定就是当时那些矿工带动起来的。
民国30年(年)的时候,三汇镇变成了三汇乡。解放初期,三汇乡分出了响水乡,年又分出了合口乡,到年合口乡并入了三汇镇。年三汇乡改成了公社,单干之后三汇公社又变成了乡,年升级为镇,年康佳乡并入了三汇镇,年响水乡也并入了三汇镇。响水乡我路过了,没进去走走看看,以后有时间再去。倒是康佳这个地方挺奇怪的,因为有个康佳电视,所以对康佳这个地名很熟悉。我去过一趟康佳,除了一所废弃的学校,没啥可看的。
三汇镇能兴盛起来,是因为抗战时期有煤炭开采。要说最兴旺、最繁华的时候,那得是三线建设时期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啦。三线建设时期,以华蓥山山脉为首的有轻武器生产基地,还有煤炭生产基地呢。巧得很,华蓥山脉的煤炭生产基地就在三汇镇。60年代中期,一矿、二矿、三矿陆续被开发,这一下子就让三汇镇热闹起来了。要是不了解三汇镇,还以为这里是合川的经济中心呢。
上世纪60年代末那会儿,为了培养矿企人才,把一所重点大学给搬过来了。这所大学在三汇镇待的时间可短啦,但它在三汇镇留下了很厉害的一笔呢。大学的旧址还在呢,全是统一的灰色石头房,走进去那感觉可带劲了,特别有时代感,能深深感受到三线建设时期那火热的氛围。这所大学以前发过文稿,这里就不多说了哈,想了解它的历史就去翻看我发过的作品吧。
这所高校搬走之后,三汇镇的热度就慢慢降下来啦,尤其是随着资源都没了,矿井一个接一个地被封,矿工也陆续离开三汇镇,三汇镇的繁华也跟着下降了。我去过一矿,三矿知道它在哪儿但没去过,奇怪的是二矿,它咋会在渝北和北碚的地界呢?以前走偏皮莲公路去玩,看到三汇二矿的时候,我特别奇怪,也很不解,希望知道的人能告诉我。
北碚到三汇的客运车10年前差不多半个钟头就有一趟,5年前还是1个小时一趟呢,近些年却变成2个小时一趟啦,看样子三汇镇真的不如以前啦。10年前还能看到路边有一矿、二矿、三矿的客运车,现在就只看到一矿的客运车啦,二矿和三矿都看不到啦,难道二矿和三矿都已经没人啦?其实一矿的客运车坐的都是老年人,看来一矿留下来的就只有留守老人啦,年轻人都不在矿区生活啦。
到三汇镇就爱这儿的豆花饭,最中意的就是老街上这家没名字的饭店。为啥叫无名饭店还挺让人疑惑呢,难道老板想赚没名的人的钱?不过呢,老板这么起名字肯定有他的道理。每次来三汇镇吃豆花饭都来这家店,纯粹是个人喜好,其实老街上的餐馆豆花饭都挺好吃的,喜欢吃豆花饭的来三汇老街就没错啦。
三汇镇在当地有个别名叫三灰,有网友问我为啥叫三灰,我自己确实不清楚。但我推测,可能跟灰有关系,像是煤灰、石灰以及烟灰。三灰只是在某段时间存在的现象,现在矿井都封停了,哪还有什么灰啊。三汇坝有个火车站,听说以前还能通客运呢,现在就只有货运了,客运不通了,我觉得这也跟三汇镇的萧条有关系吧。
场镇上那些老古董呀,要是喜欢老文物的朋友来散会老街,要是错过这座老桥那可就白跑一趟啦。三汇镇还有好多特别好玩的地方呢,像龙家弯的石林就很不错。龙家弯还有古墓群呢,喜欢参观古墓的朋友可以去瞅瞅。我自己可喜欢参观古墓啦,去过龙家弯石林却没赶上古墓群,等以后有时间再去。三汇镇我来好多次啦,也特别喜欢三汇镇,希望以后有时间能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