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那会儿,但凡是遇到一个长假归来,来自全国各个咔咔角角的同学都会纷纷拿出自己家的特产:
宜宾的陈三妹儿提了一大包纳溪泡糖,仁寿的张四娃儿伸手就是五盒黑芝麻糕;
来自广元的吕小妹儿一进门,一只手端了一碗刚拌匀净的广元凉面;
自贡的刘老二最提劲,一边从书包头摸出一叠抽了真空的冷吃兔儿,一边给我们讲“自贡人几乎每家每户一台抽真空机”的传说……
觉得好吃的,忍不住要问一嘴在哪儿买的,得到的答案通常都是:我们五孃自己做的、我们三叔自己炒的。条件好点儿的,会给你甩个淘宝链接,自己下单,快递发货。这是我印象中,最早的电商。
电商的故事,也不是一两句就能讲清楚的。赶到双十一之前,我们采访了几位四川网红地方小吃店的超哥超姐,看下他们如何从秋儿变成掌舵人,顺便,提前打探一下,他们双十一都准备搞些啥子板眼儿。
青城山柜子
“青城山”家的香肠腊肉在各大卖场都占有绝对的一席之地。柜子管这叫:很传统的行业。
他称自己为“腌腊制品生产销售”,家里做这个已经二十来年,自己入行六年。
六年前,柜子还在星巴克做店经理。阿里巴巴提出“全民创业开店”的理念,让他看到了一个机会,一个把传统行业推向全国市场的机会。
家里的手艺还算有前景,还有很多市场没有被开拓,柜子动了转行的念头。
说干就干。妈妈负责采购,爸爸负责生产和商超销售,柜子负责团购特渠和电商。接触市场,了解信息,线上线下同步,摊子就拉起来了。
我问他,那手艺是爸爸的喽?他表现出了少有的骄傲:是的,我们还是非遗传承。
柜子说,那时候线上销售不怎么好,一直找不到突破口,他就在想,是不是因为顾客没有尝试过产品,所以才会有所疑虑。怕买回来不好吃。
于是他就做了份小包装的试吃,放在网店上卖。网店的访客增加,以及评价的好转,让柜子明白了“线下给线上背书”的道理——既然味道是资格的,那就一定要让顾客亲自尝到资格的味道。
线上线下兼顾,也不简单。商超客户在乎品质,网店客户不仅在乎品质,还要看你的卖相、价格售后等等。渐渐地,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青城山”,柜子也陆续收到很多人的询问,问这店铺是不是他做的。终于,看到了起色。
聊到电商界网红,柜子跟我提起了李佳琦的淘宝预售业绩,他说:太强大了。内容就是产品,屏幕就是店铺,本人就是IP,这种营销模式,值得学习。
有个美国的客人让柜子至今难忘。国际订单1袋就是将近两百块的邮费,那客人一买就是四五袋。这么舍得,应该是真爱。
还有一次,一个西安的单位客户送礼,在柜子家的网店上买了份礼盒,这么大的量,快递也不好发,他们就直接安排车送。
网络上怎么还能出这么大的单量?
柜子一边沉浸于卖货的喜悦,一边又对这样庞大的数字感到惊讶。
柜子基本上每年都参加双十一。像最近在装房子,柜子就会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