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石子望夫石的传说 [复制链接]

1#
1 

三汇重石村,又叫望夫石。该村因石而得名。

远远看去,像一个妇女背着小孩正在眺望着远方。细看,最上边的石头就像一个女人的头部,额头、鼻梁、嘴巴,无一不全,比例适中。头上的树宛如高高盘起的发髻,头部下面是身子,体态略显臃肿,像一个孕妇;后面一块小石头就像趴在她背上的孩子,想透过母亲的身体一起眺望。无奈他太小了,只能看见母亲的背部。

望夫石就像一尊雕塑,定格在久远的岁月里。

 2

据说它有一个美丽而凄婉的传说,与蒲氏入渠始祖蒲择之抗元有关。

相传南宋末年,蒙古铁骑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雄威,一路向南攻入四川,所向披靡。可到了泸州、合川、渠州,均遭到了时任四川制置使兼重庆知府的蒲择之所领导的*民顽强抵抗,把元朝*队主力拖在四川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为南宋王朝争取得到了苟延残喘之机。

这极大彰显了四川人民抵抗外族入侵、保家卫国的可歌可泣,也彰显了渠县蒲氏先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博大抱负。

 3

南宋年间,四川蒲氏人才众多,渠县蒲氏始祖蒲择之先后在泸州的凌霄城、合川钓鱼城、渠州礼义城领导*民英勇抗击元*,尤以礼义山坚持时间最长。

宋朝时,全国蒲姓人口大约有15万, 四川蒲姓人口最多,也最活跃。

四川蒲姓主要集中在川东北一带,分为三大支系:三教堂系(包括宝玉山支系),清风阁系和西望山(西晃山)系,其余支系则另有所宗。三教堂系中的蒲泽之,在蒙古元兵进犯四川时,被任命为四川制置使兼重庆知府,主要领导四川*民的抗蒙斗争。

公元年,拖雷和窝阔台分兵攻金,用武力假道宋境。公元年冬天,铁木真第四子拖雷在均州三峰山(今河南禹县境内)打败金*的主力部队,乘胜攻占了河南诸郡,并乘机入藏灭了吐蕃、入滇灭了大理。中原大地唯有南宋残存,让蒙古统治者如鲠在喉。

 4

年夏天,蒙古以南宋扣押蒙古使者为由,蒙哥正式宣布攻击南宋。

南宋宝佑五年(公元年),为防备蒙*从云南进攻四川,四川宣抚制置使蒲泽之令泸州帅臣朱禩孙措置泸州、叙州、长宁*面,由长宁守臣易士英等人负责,在凌霄山巅修筑凌霄城,以防占据云南的蒙古*队从背后夹击泸州防区,且情急时将长宁*治于城内固守。

这让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止于凌霄城下。年蒙哥大汗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东征西讨,所向披靡,然而在钓鱼城蒲择之领导下的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却不能越雷池半步。

钓鱼城久攻不下,蒙哥决定寻找新的进攻方向,改变战争胶着状态。年十一月,蒙哥派兵攻打渠州礼义山,再次受到蒲择之领导的宋将渠州知州张资的竭力坚守,破城未果。次年7月,蒙哥率领*队再度回*攻打钓鱼城,结果被城上火炮击伤,毙命于温泉寺。

 5

蒙哥的去世,深处四川前线的忽必烈只得回师北返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直到年战端再开。渠州人民在此期间获得了短暂的修整机会,蒲择之迁渠州治礼义山,率*民加固城堡,领导渠州人民屯田、修城、扩*、造船、训练水*,扼守渠江,以利再战。

礼义城始建于南宋宝祐三年(),为抗蒙而建,在今四川渠县渠江东岸土溪镇洪溪村礼义山。如今古城尚存,有宋《知郡都统使胡公全城却敌之记》碑,阴刻“礼义城图”。宋代理宗宝秸三年(年)至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年)为渠州治。南宋末期礼义城作为渠州治达20年之久,是宋末坚持川东抗蒙斗争的重要据点。

 6

蒲择之,原籍今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三教堂村,自小受族内长者蒲谦益的教化和影响,潜心学习《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和程朱理学,南宋绍定年间(-)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蒙古元兵进犯四川,蒲泽之被任命为四川制置使兼重庆知府。

接到朝廷任命,蒲择之携家拖口由老家南充到泸州辗转合川。

年5月,时值蒙*在钓鱼城的进攻不利而撤*,蒲择之分析蒙*下一个进攻目标将是渠州,需提前到达部署防御。蒲择之再次举家北上,6月到达渠州蹬子湾(今三汇镇重石村),安置下家小。这里与礼义城隔河相望。期间,蒲择之嫡妻,两个儿子(长子蒲涛、次子蒲潜)生母王氏病魔缠身,经不住长途辗转跋涉病死途中。定居蹬子湾后,经媒人撮合,与当地大地主年方十八的女儿李氏结为夫妻。李氏虽不算十分漂亮,但自小熟读《三字经》、《百家姓》等书籍,颇懂礼仪,算得上知书达理,且有英雄情结,经人一提便即允诺。

蒲择之大多数时间在河对岸检查布置防守事宜,偶尔在闲暇之际回蹬子湾。老夫少妻在聚少离多的日子里相敬如宾,琴瑟和谐。

年11月,蒙哥率*进攻礼义山(城),身为最高指挥官的蒲择之深知此去将是硬仗恶仗,不知何日能返,但责任之所在,毅然洒泪告别妻子奔赴前线。

临别,蒲择之告诉妻子:“余此去,不知何日能归,将以身誓死抗击外侮。汝今有孕在身,余不能照顾周全,甚憾。他日如得子,取名蒲礼,望汝善待,教化其知礼仪,俟其少长将余在礼义城抗蒙之事告知,余愿足矣.....”

蒲择之一去,即投入到紧张激烈的战事之中,无暇往返。李氏在家,虽有娘家父母照看,日子尚可,但对丈夫的思念让她饱受煎熬,但她谨记丈夫临别赠言。

 7 

李氏久候不归,思夫心切,常常到最高处眺望礼义山。望见礼义山上的宋*旗帜依然矗立,心才稍有所安。

次年3月,在惊与喜中,李氏果早产一子。李氏尊夫言取名蒲礼(取蒲择之在礼义城抗蒙和希望儿子长大后知书识礼之意)。未待满月,李氏即日日背着幼子到重石村最高处向河对岸远眺。这成为了李氏生活的全部支撑。对面震耳欲聋的喊杀声、马蹄声、礌石滚动声,李氏揪心流血,胆颤心惊而又无可奈何。

年5月,战事最激烈时,李氏母子三天三夜不回家,守望着丈夫默默祈祷。李氏泪眼极力想望断渠江,望断黑夜,见上丈夫一面。一滴滴鲜血从她眼中流出,如焚的心情让母子忘记了吃饭、归家。三天三夜下来,李氏母子再也没有了丝毫力气,就这样变成了一座石山。

 8

一对成婚不足一年的夫妻就此永别,刚刚面世两个月的儿子连父亲面都未见上就定格在了那悲惨一刻。面向礼义山,他们仿佛是在为丈夫、父亲和浴血奋战的将士们祈求平安。

这就是重石子望夫石的由来。

此战中,蒙*铁骑虽多次冲锋,却未能攻下礼义城,不得不悄然退兵。蒲择之心系钓鱼城的抗蒙斗争,又风尘仆仆赶赴合川继续领导钓鱼城的*民驻守。年7月,蒙哥在礼义山进攻不利,回师攻打钓鱼城,被城上火炮击伤,命陨合川。

忽必烈北返后,蒲择之被朝廷调回京师。为了纪念李氏母子,蒲择之将两个儿子留在了渠州,蒲涛在礼义山渠河北岸定居,当地因此被命名为蒲涛坝(今土溪镇上游村);蒲潜居住在太平场后坝(今渠县涌兴镇涌北村)。由此,蒲择之成为了渠县蒲姓的始祖。

重石子望夫石历经近千年,一直矗立在那里,仿佛向后人不停述说着那一段渠县人民苦难而辉煌的抗击外敌的英雄史。每年春节、清明、端午,蒲氏后人及当地村民都络绎不绝到石山下顶礼膜拜,祭奠祖先,祭奠那位痴情的女子,英雄的母亲。

张宁,出生于年9月,四川渠县三汇镇人,以前一直从事计生工作,现供职于三汇镇文化站。

彭雪芹,女,年出生,现供职于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法院。

欢迎投稿

1、文章体裁:小说、散文和诗歌

2、附作者照片一二张,作者字左右简介

3、投稿邮箱: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