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古代地名对照表之一 [复制链接]

1#

1傲商代曾为都城,在今河南荥阳北敖山南。

2霸上即灞上,在今西安市东,因在霸水西高原上得名.

3霸州后周以益津关及分莫、瀛二州地置,在今河北霸县及附近一带。

4褒斜道秦岭太白山发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汉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褒斜道就是利用两河河谷作通道的道路。参见“斜谷道”。

5避暑山庄在承德市区东北。建于康熙四十二年(年)至乾隆五十五年(年)间。为清朝皇帝避暑离宫。

6宾州①唐在今广西宾阳县地置宾州。宋以后州境有所扩大。清雍正时一度领四县,旋又不辖县。民国为宾阳县。②辽在今吉林农安东北之东小城子置宾州。

7滨州今山东滨县,自五代后周至清为滨州。清中叶滨州已不辖县。

8豳州“豳”同“邡”,在今陕西彬县东北,周公刘迁居此地。西魏在这一带置豳州。隋治新平,即今彬县。唐改“豳”为“分”。

9播州唐置,治今贵州遵义,后废。北宋曾置,治今桐梓西南,又废。理宗嘉熙时置土司播州安抚司,治今遵义。元为宣抚司。明为宣慰司。年,土司杨应龙败死。次年,明置遵义府。杨氏在年已入居播州,传29代。

10博浪沙在今河南原阳东南。

11博陵东汉博陵在今河北蠡县南,又置博陵郡,即治此县。建安末度博陵郡,曹魏改博陵县为博陆县。西晋置博陵国,治安平(今属河北)。北魏为博陵郡。隋唐有定州博陵郡,并非晋博陵旧地(旧地在瀛州、深州境)。

12博望汉至南朝宋有博望县,在今河南方城西南。

13博州隋唐宋金博州均治聊城,惟隋唐在今县东北,五代后晋在今县东,宋始在今县。元改名东昌。

14渤海H粟末部为主体所建,先称振国(震国)。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公元年,为契丹所灭。

15薄骨律北魏*镇,在今宁夏灵武西北。后改灵州。

16蔡蔡在春秋时先从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迁新蔡(今属河南),再迁州来(今安徽风台),为下蔡。

17蔡州隋改溱州置,治所隋名上蔡,唐名汝阴,即今河南汝南。北朝也曾置蔡州,治蔡阳,在今湖北枣阳西南。

18曹周同姓国,都陶丘(今定陶西南),后为宋所灭。

19曹国西域古国,在今苏联乌兹别克撒马尔罕以北和东北一带。

20曹州北周改西兖州置,治左城,隋改名济阴,在今曹县西北。隋唐或称曹州,或称济阴郡。金因治所受*河影响,迁至北面的乘氏,亦称济阴,即今菏泽。自此言曹州即指菏泽。清雍正时为曹州府。民国废府。

21常德宋孝宗时升鼎州为常德府,治武陵。鼎州武陵此后一直指今湖南常德。明清有常德府。

22常山今河北曲阳西北的恒山,汉、宋避帝讳为常山(汉文帝、宋真宗均名恒)。秦恒山郡,汉亦因而改常山郡(国),治元氏(今县西北)。西晋常山郡治真定(今正定南,唐始为今正定)。隋为恒州恒山郡。唐有恒(镇)州常山郡。天宝中曾用平山,后又用恒山之名,元和又以穆宗讳仍改常山。

23常州今江苏常州本晋陵郡,隋灭陈,改晋陵郡为常州,始有此名。州治本为晋陵县,唐分出武进,二县同城。明并晋陵入武进,清又增置阳湖,仍为二县。民国合为武进。今有常州市、武进县。

24朝歌商别都朝歌,在今河南淇县。

25潮州隋分循州置,治海阳(今潮安),明清为潮州府。

26舂陵①秦在今湖南宁远东北置舂陵。后废。孙吴复置于今宁远西。隋并入营道县。这一带地方唐宋等代为道州,故昔人有“春陵古之道州也”之语。②公元前45年,改以今湖北枣阳南之地为舂陵。东汉改章陵。隋以枣阳为治所置郡,即以春陵为名。唐为昌州舂陵郡,天宝改郡名为淮安。

27崇商代有崇国,为周文王所灭,在今河南嵩县北。

28筹笔驿在今四川广元北,传诸葛亮曾在此筹划*事。

29滁州隋改南谯州为滁州,治所新昌,后改清流,即今安徽滁县。

30楚州隋曾置,治所先在今淮阴西南,后移山阳(今江苏淮安)。后废。唐再置楚州,仍治山阳。南宋后期改淮安*。

31川府路,辖地在今四川中部。元废路存府。明改为潼川州,清雍正时又为府,民国废府。

32磁州隋置慈州,唐改磁州,治滏阳,今为河北磁县。

33掸国古国,在今滇缅边境,东汉时有使者来中国。

34淡水台湾岛西北部沪尾为淡水河口,本为港口,因淤浅衰落。从淡水河口循台湾岛西岸而南,今新竹县,雍正时设淡水厅,光绪元年(年)改为新竹县。是年,又于沪尾东南的艋舯,设淡水县,为台北府治所。日占时改为台北。

35道州唐改南营州为道州,治营道(今湖南道县)。

36德安北宋宣和时升安州为德安府,治安陆(今属湖北)。民国废府。

37德化五代南唐改浔阳县为德化县(今江西九江)。民国初年改为九江。

38德胜城即德胜寨。五代晋王李存助在德胜渡*河两岸各筑一城。北城即今河南濮阳。参见“澶州”。

39登州唐武则天时置,治牟平(今属山东),神龙年间迁蓬莱。明清登州府亦治蓬莱。民国废府。

40棣州隋置。地在*河下游出海之处。初置时在阳信(今山东阳信南),唐迁厌次(今惠民东南)。宋治今惠民。

41鼎州宋真宗时改朗州为鼎州,参见“常德”。

42督亢荆轲入秦,以献督亢地图为名。其地在今河北涿县东,中有陂泽,周围五十余里。

43端州今广东肇庆一带,古为端州,隋置,治高要(今肇庆),境内有端溪,产砚名端砚。宋徽宗时升为肇庆府。

44鄂县秦鄂县即今湖北鄂城。孙权改为武昌。西晋又分武昌(在鄂城之武昌)置鄂县,隋再并入武昌。

45鄂州隋改郢州为鄂州,治江夏(今武汉市武昌)。从此郢州专指今钟祥,元改鄂州为武昌路.

46鄂渚传古时在今武汉市*鹤山上游三百步有沙洲名鄂渚(渚,小洲),鄂州因渚而名,遂以为鄂渚。

47阏与在今山西和顺。马服君赵奢破秦处。

48浮梁唐天宝改新昌为浮梁县,在今江西景德镇北。年移治景德镇。今已并入景德镇市。

49浮图城即可汗浮图城。突厥所建。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唐庭州与北庭都护府治所在此。

50涪陵西汉涪陵县在今彭水,刘备在此置涪陵郡。后废。隋于此置彭水县。其地在隋唐涪陵县东南。隋唐涪陵县即今涪陵。

51涪县西汉置县,西魏改名巴西,在今四川绵阳东涪江北岸。

52涪州隋唐都有涪州涪陵郡,并非一地。隋涪州原为合州,治石镜(今合川)。唐涪州治涪陵(今县),地在隋涪州之东。元省县入州。清涪州不辖县。

53符离秦符离县在今安徽宿县东北,唐移至今宿县北符离集,后期移至今宿县。元初并入宿州。

54福建今福建省,秦为闽中郡,汉属扬州,唐属江南东道。宋置福建路。元先置行中书省,后改属江浙行省。明复为行省。

55福陵亦称东陵。清太祖墓,在沈阳东郊天柱山上。

56福宁元分福州置福宁州。明为县。清雍正时设府。治霞浦。今为霞浦县。

57福州本闽州,唐开元中改。别称榕城。

58富春今浙江富阳。秦置县名富春,晋太元中改富阳。五代吴越为富舂。宋复为富阳。

59富平①秦汉富平县在今宁夏吴忠西南。汉末废。②今关中有富平县,曹魏始置。县治屡迁,均不离本县范围。唐宋时在今县北。金废。元复置,在今县。南宋初宋金有富平之战。

60盖州唐贞观时置,本为盖牟城,即今辽宁盖县。

61赣州今江西赣州本名虔州,宋绍兴间改。

62高嗷东晋南北朝时*事重地,与滑台、洛阳、虎牢号为北魏河南四镇,在今山东茌平西南。唐天宝毁于河水。

63镐丰、镐并为西周都城,见“丰”。

64缑氏春秋周地,秦置县,在今河南偃师东南。唐移治今缑氏镇。宋熙宁时废。

65虢周姬姓国;有三。东虢在今河南荥阳东北,为郑所灭。西虢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为秦所灭。北虢在今三门峡和山西平陆等地,为晋所并,

66海参崴年《北京条约》划归俄国。俄名符拉迪沃斯托克。

67海兰泡今黑龙江爱辉县治旧名黑河屯,一作海兰泡。黑河屯北面隔江亦为海兰泡。先被俄国强占,继于年《瑷珲条约》中划归俄国。俄名布拉图维申斯克。

68海陵即今江苏泰州。西汉置县时为海边高地。海陵县于明初撤销。

69海门①在今越南海防省安阳县北,本为镇,唐咸通间,安南都护府与交州曾暂移治于此。②五代后周在今扛苏启东东北置海门县。后以县境土地坍入海中,明代一再迁治,终于康熙十一年(年)撤销。乾隆三十三年(年)以通州(南通)与崇明县新涨沙地建海门厅。民国改海门县。⑧浙江*岩县东北有海门镇,在椒江入海口南岸。年建椒江市。

70海曲西汉海曲县在今山东日照西。县境吕母崮传为新莽时吕母起义之地。

71海阳即今广东潮安。东晋置,时为义安郡治所。

72海州①东魏在今江苏东北角置海州,治龙沮(今灌云西南),北齐移朐县(今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北周改朐山)。明并朐山入州。民国废州,以州治为东海县。②辽于今辽宁海城置海州。金曾改澄州。明置海州卫。清为海城县。

73韩州辽金韩州在今辽宁昌图,治所在今县北。

74翰海霍去病击匈奴,登临翰海而还。翰海,或云当是今呼伦湖、贝尔湖;或云系山,当即今杭爱山。《北史》所云瀚海,所指非一,或即上述翰海,或系今贝加尔湖。唐指蒙古高原大漠以北直至准噶尔盆地的地区。元指今阿尔泰山。明指戈壁沙漠,现代沿用。

75壕镜澳门的旧称。

76濠州隋置,治钟离(今安徽风阳东)。明初为临濠府。

77浩罕十八世纪乌兹别克人所建汗国,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年亡于俄国。

78赫图阿拉在今辽宁新宾西老城。

79黑水都督府唐在黑水H地置,辖黑龙江中下游流域。治所今为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

80横海唐方镇沧景的*号,后改义昌*。治沧州今沧州东南),常领沧、景、德、棣等州。

81衡山①即今南岳衡山,又今安徽天柱山(霍山),古时亦名衡山。②秦汉有衡山郡,汉或为国,辖今江淮之间皖西及毗连之豫鄂各一小部,衡山(霍山)在此郡内。汉武帝时改六安国,辖地仅今安徽六安、安丰等数县地,天柱山已不在辖区之中。隋唐衡山郡即衡州。

82衡州隋平陈,置衡州,治衡阳(今市)。大业改州为郡,为衡山郡。唐武德废郡设州,又为衡州。天宝改州为郡,改衡阳郡。至德再改衡州。明清有衡州府。民国废府。

83鸿沟战国魏(梁)惠王所开中原运河。从今河南荥阳以北引*河水,向东流经开封以北(当时的开封离*河有相当大的距离),再折而南流到淮阳东南入颍水。颍水南流入淮,济、汴、睢、泗等水都可与鸿沟相通,故以鸿沟为中心,*淮大平原上水道到处可通。开凿时间约在(或约始于)公元前年。

84湖广元置湖广行省,辖今湖北东南部、湖南、广西全部,广东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及贵州大部。治武昌路。明仍称湖广,辖区大体为今湘鄂二省清遂分湖南、湖北二省。清湖广总督正式名称为湖北湖南总督。

85湖南唐后期所置方镇,先治衡州(今衡阳),继治潭州(今长沙)。宋时荆湖南路简称湖南,北路简称湖北。

86湖州今浙江湖州,隋文帝始置。参见“吴兴”。

87瓠子河古瓠子河,从今河南濮阳南分*河水,先向东南到古巨野泽,干流在泽的西北面向东北流去,注入济水。汉武帝时,河决瓠子,即濮阳方面的河堤决口,大量洪水经瓠子河灌进巨野泽,由泽向东南溢出,通于淮泗。河决在公元前年,堵塞决口在公元前年。

88滑台东晋南北朝兵争要地之一,即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城。

89滑州隋置,治白马,即古滑台城。明初撤销白马县,又改州为县。今县治在旧治西,原为道口镇。

90淮安①今江苏淮安县,汉置射阳县,晋为山阳县,宋改淮安县。元又为山阳。民国为淮安。②南宋后期改楚州置淮安*,治淮安,即今县。后改州。元为路。明清有淮安府。民国废府。⑧隋以显州为淮安郡,唐有唐州淮安郡,均治比阳(今河南泌阳)。

91淮南①汉曾置淮南国,治六安(今安徽六安北),后迁寿春(今寿县)。魏亦曾置淮南国,后为淮南郡,辖境均在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区。隋亦以寿州为淮南郡(唐为寿州寿春郡)。②唐有淮南道,治扬州,自今湖北应山、安陆、应城以东,淮以南、江以北,均在境内。中叶以后,置淮南节度使,亦治扬州。⑧宋有淮南路,治扬州。后分为东西二路。西界在今湖北*陂、河南光山一带。东西二路分界约在今安徽凤阳、和县一带。

92淮西①唐方镇,全称为淮南西道,治蔡州(今汝南),常领申、光、蔡三州。李逖┮谷氩讨荩即平定割据淮西的吴元济。②宋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常简称淮西、淮东。淮西治寿州(今安徽风台),南宋治庐州(今合肥);淮东治扬州。

93淮阳今河南淮阳,周为陈国都城宛丘。汉于此置淮阳国,后为淮阳郡。隋唐为陈州淮阳郡。民国改原陈州府治淮宁县为淮阳县。

94淮阴东魏置淮阴郡,辖今清江市及淮阴等县。唐有楚州淮阴郡。东魏时郡治怀恩在今淮阴西南。唐时楚州治所在山阳(今淮安),淮阴县为其属县。以后亦为淮安府属县,明改名清河县。民国恢复淮阴县原名。

95槐里后秦姚兴称帝处。汉改废丘县置,在今陕西兴平东南。

96浣花溪在成都西郊,为锦江支流。杜甫居溪旁。

97*春秋时楚所灭嬴姓国,在今河南潢川西。

98*池在今河南封丘西南,春秋宋地,夫差与中原诸侯会盟处。

99*鹄(鹤)山即今武汉市武昌蛇山,传为仙人子安乘*鹄而过之处。孙吴时在此建*鹤楼。历代修建。建长江大桥时拆除,迁其塔至高观山。

*金台燕昭王招贤所筑,在今河北易县东南的北易水南。今北京市、徐水、满城、定兴均有*金台,乃后人依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