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闹心的压岁钱4xbi0sop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品牌影响力单位

闹心的压岁钱


二奎家哥三个,每年除夕这哥仨都要带着媳妇、孩子到父母家过年,而且每当三十晚上吃饺子前,孩子们都要给长辈拜年,同时,长辈要给孩子红发包。除了给自己孩子外,还要给另外两家的孩子。其实这本来是来五去五的事,不应有什么想不开的,问题是二奎的哥哥大奎家有两个孩子,所以每年二奎媳妇都是拿出两份收回一份。为此,她也曾想过将一份钱掰开,装在两个红包里,给大哥家的两个孩子,可是好几年了,总觉得拿不出手。


    让二奎媳妇闹心的还有三奎家的事。三奎家倒是只有一个孩子,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给来给去,不存在吃亏占便宜的问题。可是三奎家的孩子是个书呆子,对钱不感兴趣,每次收到红包后转手就交给自己的母亲,让母亲给她存起来,用于开学时交学费或者购买学习用具,冲减了一部分家里的开销。与之相反的是,二奎的儿子刘舫不仅喜欢钱,而且还懂法律。从几年前开始,就声称他所收的红包应当属于自己,由自己支配,父母无权干涉。所以每年收到红包后他都把钱收起来,也不知道干什么用了。这样一来,二奎家就等于每年过年都要拿出三份给孩子的压岁钱,而自己则颗粒无收。此外,还得担心孩子有钱别再干出什么不该做的事情。


    就这样,从孩子六七岁开始,一来二去已经十来年了。如果压岁钱还像起初那样,也就是五块十块的,二奎媳妇也不会计较。如果事情是值此一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眼前的现实是压岁钱的行情一路飘红,一年一个价,前年还是五百元,去年就涨到一千,已经成了一种精神和财务负担。一想到这些,二奎媳妇就怨天尤人,怪自己家的孩子不懂事,怪老大家居然生了两个孩子,怪老祖宗留下这样庸俗的陋习,给本应乐乐呵呵的春节凭添了许多烦恼。


    让二奎媳妇特别不能容忍的是自己的丈夫,也不知是装傻还是真傻,不仅不帮着她想个办法,而且一提到这件事他就“嘿嘿嘿”地傻笑,说“都是一家人,算那么清楚干什么?”


    其实,因压岁钱闹心的岂止是二奎媳妇一个,而是全家的女人。


    其中三奎媳妇闹心的原因是她家的情况与二奎家一样,每年也都是拿出去三份,收回来两份,总是入不敷出。


    那么年年都有盈余的大奎媳妇应该高兴吧?恰恰相反。大奎媳妇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女人,别说在家里,就是在外头,在同事之间都从来不占别人便宜。为此,每当过年自己家多收了两个妯娌的红包时,她都觉得比人家矮了半截,像有什么短处似的,只好在大家聚到一起时多干活,少说话。此外,平日另外两家有个大事小情的时候,还得多表示一些。但她不知道自己地做法人家是不是能够与压岁钱联系到一起,所以一直觉得这点钱收得特别窝囊。为此,大奎媳妇也几次与大奎商量,建议在这个家取消压岁钱的陋习,但大奎的回答与二奎一模一样,也是嘿嘿一笑之后说:“都是一家人,算那么清楚干什么?”


    为压岁钱闹心的还有二奎母亲。老太太虽已年近古稀,但一点都不糊涂,她知道因红包的事,每到过年时三个儿媳妇都各揣着心事,但又确实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摆平。有时她也想用自己手里的钱给二媳妇、三媳妇找找平衡,可是一想这种做法会使两个儿媳妇面子上过不去,整不好还会使妯娌三个变得生分。再说如果让老大媳妇知道了也不好。总之,压岁钱在老太太这儿也是块心病。


    又要过年了,正在几个媳妇和老太太都在考虑今年的压岁钱怎么处理的时候,一个消息给这件事又带来了更大的变数。原来早已移民新加坡的大姑姐打来电话,说今年春节要带着孩子回来探亲。


    亲人自远方来,全家都欢天喜地。但几个媳妇几乎同时想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大姑姐财大气粗,给几家孩子的压岁钱肯定少不了。问题是大姑姐有三个孩子,这要是按以一换三的比例给起来,她们确实受不了。几个儿媳妇不得不找到婆婆,问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怎么办。婆婆似乎早有考虑,所以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对她们说:“你们该怎么给怎么给,如果到时候出现你们所说的情况,我给你们找回去。我想她回来一趟,怎么也不能让咱们给她钱。”


    除夕到了,十六七口人一起过年,真是热闹得很。在诸多活动中,大姑姐发红包的过程为这个年增色不少。因为她是按新加坡过年的规矩,头一天就封了一百来个红包,从除夕上午开始,不管是自己的孩子,亲戚的孩子,还是邻居的孩子,凡是见到的未成年人,见面就给一个。有的因为记不清是不是给过了,就见一次给一次,把邻居家的孩子乐得直蹦高。


    二奎他们这几家的孩子都不小了,懂得当着大姑的面打开红包不礼貌,但在收到红包后还是急忙跑到僻静地方,看看里面的内容。当她们发现红包里面只有50元人民币时,先是感到吃惊,后来又觉得这个红包好像比每年她们几家给来给去的压岁钱更有人情味,更有节日气氛,也带着更多亲人真诚地祝福。当她们把这种情况分别告诉自己的母亲时,几个媳妇一颗颗悬在半空的心终于落下了。于是,她们也赶紧封了一批红包,追着撵着给这个孩子,给那个孩子,搞得屋里外头热闹异常。


    虽然因大姑姐回来,活儿多了不少,但几个媳妇都觉得这个年忙得比哪年都舒坦。


    从此,二奎家每到过年,都按这个规矩给孩子压岁钱。孩子们也觉得自己能按海外华人的规矩过年,是在恢复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比算计过年收了多少压岁钱要高尚得多。


    但是,二奎家这个规矩仅限于这个小圈子,当几个儿媳妇回到娘家,孩子的舅舅、姨姨仍旧按“中国方式”给自己孩子压岁钱时,她们也只能“礼尚往来”,只能接着闹心。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